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各種第三方應用已然成為小伙伴們最常用的“生活伴侶”了。與此同時,訂閱服務也隨之走入千家萬戶,不論是在流媒體應用里還是在生產(chǎn)力工具中,訂閱制的收費模式都已被開發(fā)者廣泛使用。
雖然作為使用者,往往更青睞買斷制的收費模式,畢竟人對“擁有”的渴望是與生俱來的。但對應用開發(fā)者來說,訂閱制反而是更長期、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
即便一款應用的買斷價格都會比訂閱一年的價格高上許多,但對應用的長期更新、維護而言,后者才是一樁真正長久的生意。
通過訂閱用手機,這是種什么操作?
如果要說這段時間最吸引小黑眼球的科技公司,除了蘋果應該就找不到第二家了。
前腳春季發(fā)布會剛剛結束,后腳WWDC就又要來了。而在這兩者的之間,又有一個大新聞被爆了出來。
根據(jù)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為iPhone以及其他硬件產(chǎn)品設計訂閱服務。通過這一服務,用戶未來將有可能通過訂閱的方式獲得蘋果硬件設備的使用權。
說到這里,小伙伴們說不定會問:蘋果不是已經(jīng)有分期免息了么,同樣是按一定周期付款,它和硬件訂閱服務會有什么區(qū)別呢?
根據(jù)現(xiàn)在已知的信息,小黑覺得兩者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硬件設備的所有權在誰手里。
▲訂閱制已被許多用戶接受
以應用的訂閱為例,在訂閱期中,用戶可以隨時使用應用的任意功能。一旦訂閱期滿,用戶又沒有選擇續(xù)訂的話,一部分應用的做法是只能使用基礎功能,而另一部分應用就徹底不能使用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訂閱制更類似于傳統(tǒng)設備的租賃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支付比設備原價低的金額獲得設備的使用權,但是設備的所有權依然在出租方手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戶拒絕支付下一期的訂閱費用,那么出租方有權收回設備。
而分期付款模式雖然同樣是按一定周期付款,但實際上它只是將設備價值拆分成多個周期出售,即便用戶最終不支付款項了,設備的所有權還是在用戶手中,蘋果無權收回設備。
當然,銀行和其他提供分期服務的金融機構倒是會找上門來的。
而在網(wǎng)上,還有一些小伙伴則認為硬件訂閱與蘋果的“年年煥新”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確實,年年煥新計劃可以讓用戶在使用iPhone一年左右的時間里,通過一半的價格購買到新一代iPhone,降低了用戶的換機成本。但換購的手機所有權還是在用戶手上的。
可以說,產(chǎn)品所有權的區(qū)別,是傳聞中的硬件訂閱服務與如今的分期付款服務和年年煥新計劃最大的不同。
如果硬要在市場上找個相似的案例,十年前常見的“承諾消費送手機”和近年來流行的租機服務,或許才是與硬件訂閱更接近的服務。更重要的是,相比這兩者,蘋果官方推出的硬件訂閱在訂閱管理上可能會更有優(yōu)勢:誰不老老實實交錢,我直接讓他手機開不了機。
還不確定有沒有,但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放到5年前,如果有人和小黑說:“未來蘋果會出一個硬件訂閱服務”,那小黑一定覺得這人是個騙子。
不過,在經(jīng)歷了AirTag、劉海屏MacBook、拋光布這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產(chǎn)品洗禮后,小黑開始覺得,蘋果的這一“創(chuàng)新”可能性已經(jīng)不再是零了。
▲下一個有劉海的該不會是iPad吧
如果要主觀評價的話,其可能性或許會是46開:這一訂閱服務真正推出的可能性大約在40%。
別太介意,這個數(shù)字是小黑隨便寫的。事實上,蘋果沒有對此發(fā)表任何意見。這個數(shù)字只是為了說明在小黑眼中,硬件訂閱推出的可能性不算很低,但也不至于很高。
根據(jù)爆料信息,如果有的話,蘋果的硬件訂閱服務可能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推出,也有可能將會最終取消。另外,目前認為硬件訂閱的價格將可能與蘋果的其他一些訂閱服務,如Apple Care+或Apple One捆綁推出,并且將不會采用分期付款的價格。
▲硬件訂閱可能與Apple One綁定
當然,這就意味著硬件訂閱服務在短時間內可能與國內用戶無緣了。
既然爆料信息都說的有鼻子有眼了,那么如果站在硬件訂閱會推出的角度,它又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好處呢?
一個很簡單的優(yōu)勢,就是小黑上文中所說的價格比較便宜。
不論是拿應用訂閱服務還是“承諾消費送手機”做類比,我們都可以發(fā)現(xiàn),即便是一年的訂閱或承諾消費額,往往都比應用買斷價格或手機全額要低不少。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即便是蘋果推出的硬件訂閱服務,其12個月的訂閱金額也會遠少于手機的價值,但很有可能會高于24月分期價格。
另外,相比承諾消費送手機或租機服務,官方的硬件訂閱服務至少在產(chǎn)品和服務上會更有保障。更重要的是,其訂閱方式也很可能更加靈活。
▲市場上有不少租機服務
在之前的文章《想換手機但囊中羞澀,該不該用租機服務?》中,小黑曾經(jīng)介紹過租機服務的模式。與承諾消費送手機一樣,兩者在簽訂協(xié)議之后,想要提前結束服務要么需要經(jīng)過重重限制,要么壓根就無法做到。
而如果蘋果的硬件訂閱真的和現(xiàn)有的應用、服務訂閱模式一樣的話,那么用戶是可以在下一個付款日期前取消訂閱的,而服務也一樣可以用到訂閱到期日。
到期后的事情,就是把相應設備歸還到Apple Store。
而對于蘋果官方來說,硬件訂閱服務也是一件穩(wěn)賺不虧的事情。大致的收益模式我們還是可以參照租機那篇文章。而蘋果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殺手锏”,就是他的拆機機器人“Daisy”和“Dave”。
▲Daisy
根據(jù)介紹,一臺Daisy拆解機器人每小時可以拆解200臺不同型號的iPhone,相當于18秒一臺。同時它還可以自動辨別iPhone機型。
而Dave則用來回收iPhone元器件中的各種材料,將其中的稀土、磁體等資源重復利用。
在這兩個“人工智能”的幫助下,訂閱到期的iPhone就能得到更好的重復利用,對蘋果來說還真是穩(wěn)賺不賠。
▲官方認證翻新產(chǎn)品也是訂閱到期設備的好歸宿
當然,最后還有兩個問題,是蘋果和消費者都需要考慮的。
首先,就是訂閱到期后消費者超期不歸還設備的問題。當然,屆時蘋果自己會有解決方案,不需要我們考慮。另一個問題,就是蘋果是否會在服務中加入“付款金額達到設備售價后自動買斷”的功能。如果有,那對換機周期較長的用戶來說可是個福音,如果沒有,至少不是件壞事。
當然,這項服務能否推出目前還是個未知數(shù),但谷歌之前推出的同類服務“Pixel Pass”或許會是一個“珠玉”。讓用戶用更少的錢用上手機,或許這是硬件訂閱的最大價值吧。
圖源:pixabay、手機內截圖、蘋果官網(wǎng)圖片
原文標題 : 你的下一部手機,說不定是“訂閱”來的